一、口腔健康的10项标准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提出了口腔健康的5大标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腔健康包括:“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身体、身心与社交的基础需求。所以,健康口腔应该在全生命周期中努力达到以下10项标准。
1. 牙齿清洁;
2.无龋洞;
3.无疼痛感;
4.牙龈颜色正常;
5.无出血现象;
6. 牙齿排列整齐;
7. 不塞牙;
8. 无缺牙;
9. 咬合舒适;
10.无口臭。
对照以上口腔健康标准,我们的口腔还健康吗?
二、看一看我国民众口腔健康情况
2017年结束的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历时2年,调查结果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8.5%,35岁~44岁中年人患龋率为89%,65岁~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中年牙周健康仍有待提升。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男性高于女性。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男性高于女性,与十年前相比,上升了10.1百分点。同时,牙周健康状况也很不理想,35岁~44岁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为9.1%,65岁~74岁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为9.3%。65-74岁老人中,存留牙数为22.5颗,城市高于农村,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缺牙已修复治疗的比例为63.2%,城市高于农村。与十年前相比,老年人存留牙数平均增加了1.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下降了33.8%,修复比例上升了29.5%。
数据显示,35岁以上的人群真正达到10项口腔健康标准的人,只占百分之几,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多少少都存在口腔问题。当然,这与20世纪口腔健康宣传的大环境和大众平时口腔健康保健意识贫乏有很大的关系,到了要退休了,口腔这样那样的问题频发,这才意识到平时口腔健康保健的重要。所以,需要大家从小到老全生命周期注重口腔健康,每天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年或半年坚持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与洗牙。及时治疗牙齿疾病,镶复缺失牙齿,坚持不懈,达到上述10项口腔健康的标准是完全可能的。